德国商学院:科隆大学管理学生分享
来源: | 作者:gbsac8 | 发布时间: 2018-01-30 | 73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德国商学院:科隆大学管理学生分享

一,学校介绍及学术方面:


1. pre-semesterGermancourse:

科隆大学提有供学期开始前的免费语言班,虽然一刚开始要去考试分级,但如果你是完全的初学者,可以不用去考试,直接去登记 a1 上课。刚开始的一个月为每週五天,每次3 个半小时,算是非~常密集的密集班,也非常的严格要求出席率(这部份比学期中的德文课还夸张!!)。科隆的语言班真的非常好,安排了很多的课程,除了每天的语言班外,还有phonetiks(正音班),对a1 的班级(或应该也可以说所有班级)来说是非常无聊的课…三个半小时就跟著老师大声重複念单字,但可以较快学会一些自然发音法。有期中期末考,期末考钱老师会问你要不要ects,(换算成台湾的有4 学分左右)最后有通过的话会得到Leistungschein(有成绩的),若没通过的话也会有Teilnahmeschein(ohneNote)。另外,课本的话可以到佈告栏看有没有二手的,毕竟只用一个月,不然一本原价要14 欧。


2.大学校园内:

科隆大学非常大,据说有五万名学生再一个非常大且没围牆的校园内求学。一刚开始很容易迷路,建议去参加wiso 办的campustour,他会给你很精美的地图,足够你摸索科隆半年:)

(1)选课&考试:

科隆大学没什麽"选课"制度,顶多有些课需要再开始前上他们的数位学习网登记,不然大部份都是直接去上课,也不算出席率,直到考试前两週左右开始开放登记考试,这很重要!!!因为德国人做事真的按部就班,万一错过登记,就真的很难再补登了。交换生通常没办法上网登记,所以要列印wiso 给你的一个文件给老师看,并请她帮你登记考试。

(2) 计算机中心(Rechenzentrum):

就是电脑教室那一类的东西,带著你的学生证去申请帐号后即可使用,星期一到五开到晚上10 点,如果没有带电脑去的人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了。如要列印的话必须在你的帐号裡存钱,如此一来即可列印,千万不要拿去外面的店列印,因为实在是有够贵的,价钱贵两倍,校园内是一张10cent。另外,若常有copy 的需要,建议可道图书馆买影印卡,虽然不知道一张多少钱,但copy 一张的价钱一样是10cent。

(3)学生餐厅mensamainbuilding

对面有个学生餐厅,裡面分很多个餐厅,但亦刚开始进去会有点困惑,这也是为什麽建议参加campusguide 的原因,他会带你走过一次mensa 的流程。首先进去先到最裡面看菜单,基本上都是德文所以刚开始会友点痛苦…菜单上会友写这道菜可以再哪个餐厅取得,就在到那餐厅拿。亦刚开始第一个月的密集班时,几乎天天中午都到这裡报到。虽然不像台湾食物这麽好吃,但因为价钱便宜,对不擅长煮饭的人来说是个省钱的好地方(只是还是强烈建议自己煮…这裡东西都太咸,无法想像吃完半年的肾脏会变成甚麽样子)


二,生活及文化交流 :


一刚开始到这裡时,最先接触到的人是你德文课班上的人,所以非常建议上学期前的德文课,比较容易认识新朋友。除此之外,wiso 也常办很多活动,像是在嘉年华期间,就会有很多活动,告诉你往年德国人都扮甚麽,要到哪裡买costumes 之类的,当然少不了边喝啤酒边和其他交换生们交流。说到啤酒与交流,科隆大学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活动不容错过----coloniatrain。Wiso 会租下2~3 辆列车,提供koelsch(科隆轻啤酒)与音乐,让交换生在火车上度过欢乐的两小时,非常的拥挤与混乱,建议不要穿太好的鞋子与衣服。除此之外,也会不定时的举办到邻近城市游玩,像是dusseldorf,Aachen,等等。因为学期初所缴的杂费包含你整学期在州内(nordrheinwestfalen)移动的交通费,所以到这些邻近城市都是免费

可以到的,而且跟著当地人走,可以听到很多有趣的介绍。或是你也可以跟你室友一起去走走,这裡宿舍有来自很多国家,且几乎也都是男女生混合住,跟他们聊天可以知道很多事,像我的室友全都是讲西班牙文的,两个哥伦比亚人,两个西班牙人。


除了可以学到一点点的西班牙文,也可以知道地球另一端南美洲的事情,或是到西班牙旅游前可以问问西班牙室友有关当地民情的问题。最有趣的是我的哥伦比亚室友不但人非常好,又好多旁门左道的小知识,在聊天过程中可以获得很多小知识,或是像如何以最便宜的方式出国。来了这裡发现,其实不要说台湾,几乎是整个亚洲,对欧洲人来说都是很陌生的。很多时候在聊天的过程当中,会很想完整的介绍台湾是一个怎麽样的国家,但临时想的到的也都只有夜市或台北101…后来发现有斯洛伐克的朋友,竟然有待自己国家的观光brochure 给朋友看,我觉得是一个很不错的宣传方式,建议要来之前可以到台湾观光局一趟,好来介绍更完整的台湾给外国朋友知道:)还有令一件让我的想法有改变的是来欧洲的学生(或是欧洲学生本身)很多都是会讲多国语言的,身边认识了蛮多位朋友都是至少会讲流利的两个外国语言,还不包括英文….对他们来说是蛮普遍的事情,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是个欧陆,与外国人或他国文化接触较为台湾岛国频繁。但这也是一个值得省思的地方,政大在台湾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学,几乎很多学生都会讲英文,但很多人都这样就满足了,不继续学习其他语言。英文固然方便,但如果是要到非英语系的国家,要跟朋友深交,当地语言会变得相当重要,而且究语言多样性角度来看,也不应只加强学习英文,很多历史文化都不是已英文的形态保存下来的。听了一个波兰的学生说"英文已经不可以算在会的语言裡了,会英文已经变得太理所当然了",心裡常有感触。